便攜式全液壓巖芯鉆機是一種以液壓系統為動力源,具備輕便移動特性的地質勘探設備,主要通過旋轉鉆頭采集地下巖芯樣本,為地質分析提供實物依據。其應用場景覆蓋地質勘查、工程建設、資源開發等多個領域,以下是具體應用場景及功能解析:
一、地質礦產勘探:巖芯采樣與礦脈分析
1. 金屬與非金屬礦產勘查
應用場景:在鐵礦、銅礦、金礦、煤礦等礦區進行勘探,確定礦體厚度、品位及分布范圍。
設備優勢:
液壓系統提供穩定扭矩(通常 1000~3000N?m),可穿透硬巖(如花崗巖、玄武巖);
便攜性(整機重量≤500kg,可拆卸運輸)適合山區、叢林等復雜地形,無需大型運輸設備。
作業流程:
人工將鉆機拆解后搬運至勘探點,組裝后通過液壓油缸控制鉆桿垂直度(誤差≤1°),以 30~50rpm 轉速鉆進,采集的巖芯(直徑通常 50~76mm)按深度編號,用于化驗礦物成分及儲量評估。
2. 油氣田前期地質勘察
作用:在石油、天然氣勘探階段,采集沉積巖巖芯,分析儲層滲透率、孔隙度等參數。
設備特點:
配備防卡鉆液壓保護系統,當遇到地層突變時自動調整進給壓力(10~20MPa),避免鉆具損壞;可鉆深度通常為 50~100m,滿足淺層油氣藏勘探需求。
二、工程建設:地基勘察與地質穩定性評估
1. 建筑地基勘察(房屋、橋梁、隧道)
應用場景:在高層建筑、跨河橋梁、地鐵隧道施工前,勘探地基巖土性質(如承載力、壓縮性)。
作業案例:
某城市地鐵線路勘察中,使用便攜式鉆機在隧道規劃路徑上間隔 50m 鉆孔,采集粉質黏土、砂層巖芯,通過巖芯抗壓強度(如黏土≥100kPa,中砂≥200kPa)確定隧道開挖方式(盾構機或明挖)。
設備參數:
鉆孔直徑 76~110mm,深度可達 30m,液壓進給速度 0.5~2m/min,適合城市市區內的分散點位勘探(無需大型場地)。
2. 邊坡與路基穩定性檢測
作用:在公路、鐵路邊坡施工前,勘探潛在滑動面的巖土特性,預防滑坡災害。
技術要點:
通過液壓鉆機在邊坡不同高程鉆孔,采集巖芯分析軟弱夾層(如泥巖、頁巖)分布,配合測斜儀監測巖層傾角,為邊坡加固設計(如錨桿、抗滑樁)提供數據支撐。
三、水文地質與環境工程:地下水勘察與污染監測
1. 地下水含水層勘探
應用場景:在飲用水水源地、農田灌溉區勘察含水層厚度、水質及滲透性。
設備功能:
鉆孔后可直接作為觀測井,通過巖芯判斷含水層類型(如礫石層、裂隙巖層),配合抽水試驗計算滲透系數(K 值),為水井設計(如井深、管徑)提供依據。
2. 土壤與地下水污染監測
作用:在工業場地、垃圾填埋場周邊鉆孔,采集土壤及巖芯樣本,檢測重金屬(如鉛、鎘)或有機物(如苯系物)含量。
作業特點:
鉆機配備防污染套管(不銹鋼材質),避免鉆孔過程中上層污染物滲入,巖芯采樣深度可達 20m,滿足淺層污染勘察需求。
四、礦產資源開發:礦山生產輔助與安全監測
1. 礦山巷道超前地質預報
應用場景:在煤礦、金屬礦巷道掘進前,鉆探前方地質情況,預測斷層、涌水點。
技術流程:
在巷道掌子面布置 3~5 個鉆孔(深度 30~50m),通過巖芯破碎程度、含水率判斷前方地質風險,如發現泥巖夾層或裂隙水,及時調整掘進方案(如注漿加固)。
2. 礦柱穩定性檢測
作用:在地下礦山開采中,鉆探礦柱巖芯,評估其抗壓強度(如花崗巖礦柱需≥80MPa),預防礦柱失穩引發塌方。
五、科研與教學:地質樣本采集與實驗
1. 地質科研項目
應用場景:高校、科研機構在地質剖面研究、古生物化石采集時使用,如采集沉積巖巖芯分析地質年代(通過化石層位判斷)。
設備優勢:
可控制采樣深度(誤差≤0.1m),巖芯采取率≥90%,滿足科研對樣本完整性的要求。
2. 工程實驗教學
作用:地質工程、巖土工程專業教學中,用于演示巖芯采樣流程,幫助學生理解地質勘探原理。
六、設備核心特點與適用場景匹配
1. 便攜性與地形適應性
適用環境:山區、丘陵、沼澤等車輛難以到達的區域,可拆解為 20~50kg 的模塊(如動力單元、鉆架、油箱),由人工或牲畜運輸。
對比優勢:比履帶式大型鉆機更靈活,比人工洛陽鏟采樣效率高(日均鉆孔深度可達 15~20m)。
2. 液壓系統的技術優勢
動力特性:液壓馬達輸出扭矩穩定,可適應不同巖性(硬度系數 f=4~12),進給壓力可調,減少卡鉆風險;
控制精度:通過液壓閥組實現無級調速,適合采樣(如軟弱夾層巖芯需緩慢鉆進,速度≤1m/min)。
微信號:微信號
添加微信好友,詳細了解產品。